本日熱文

微軟、Uber都愛用 台大這個系為何是大數據人才搖籃?

台大經濟系的畢業生,正走在資料人才熱潮前端,台灣微軟、KKbox、台灣屈臣氏都有畢業生從事數據科學工作,連遠在舊金山的Uber總部也有他們身影。台大經濟系2年前設立跨領域學程,要培養會寫程式、又懂得「看資料說故事」的人才。他們為何能走在趨勢浪頭,成為企業愛用的搶手人才?資料科學家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

大數據-資料科學家-資料分析-台大經濟-統計-程式-軟技能-課程創新 圖片來源:伍芬婕攝
    其他

「有沒有哪種青菜的資料很多?」台大社科院大樓602教室,經濟系大四生廖冠豪問。他正帶領一群台大學生,準備參加內政部的資料應用比賽。今年即將畢業的廖冠豪,去年進入微軟實習,因為表現優異而獲得正職。今年11月,他將正式加入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擔任科技策略師,協助政府單位進行數位轉型。

愈來愈多行為如今都可以被記錄、儲存,全球企業對大量數據蒐集、分析的需求快速增長,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發布的「未來工作報告」,資料分析師與科學家名列未來5年工作機會成長第1名。台灣104人力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大數據人才需求數,比5年前成長了63%,達到17453人,走在前端的企業紛紛開出資料科學家、資料分析師等大數據職位。(延伸閱讀:各大企業都在搶!美國最熱門的工作

台大經濟系畢業生是這波數據人才熱的先行者,台灣微軟、KKbox、台灣屈臣氏都有畢業生從事數據科學工作,連遠在舊金山的Uber總部也有他們的身影。為了因應這股熱潮,台大經濟系2年前設立了跨領域學程,要為台灣培養更多能處理大量資料、又懂得解讀資料的人才。

廣告

究竟台大經濟系畢業生為何能走在趨勢浪頭,成為企業愛用的搶手人才?資料科學家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技能?

週五下午的台大社科院6樓,3個經濟系和1個農經系學生,正絞盡腦汁要找出適合的天氣資料,來預測農產品產量。「希望能幫助農夫掌握產量,解決生產過剩問題,」台大經濟系大四生許郁盈說。

協助訓練他們的廖冠豪,基於資料分析的考量,建議先從產期長一點的作物開始,這樣一來可以用到比較多的氣候因子,增進團隊對作物生長的理解。(延伸閱讀:這個科系超搶手 一畢業就有8個工作機會

(伍芬婕攝)

11月將進入微軟的廖冠豪,才剛畢業年薪即超過百萬。高中是建中資訊社成員,大學時修了不少資工和資管課程,還結合程式能力和經濟學模型,建立股票買賣預測系統,作為大三學士論文題目,寫程式對他來說不是問題。

廣告

在工程師為主的微軟,他的最大強項,是結合社會科學敏感度的統計能力。

優勢1:對人的理解

廖冠豪說,每個領域在意的事情不同,資工訓練的重點是改善預測模型,而資料科學家在意的,是判斷、甚至創造出適合放進模型的特徵。對人類行為或社會的理解,是經濟系學生跨足資料科學的一大優勢。

以鐵達尼號的故事為例,要知道「誰比較容易在船難中活下來」,有社會敏銳度的資料科學家,可能會找出同姓氏的人,運用「家族身分」當成特徵,像是那些買頭等艙票的家族,是不是特別容易活下來。

優勢2:數理統計訓練

廖冠豪大學期間修了不少計量經濟相關課程,打下扎實的統計基礎,在需要統計能力的資料科學領域有一定優勢。他舉例,資料科學常用的幾大方法,像是分群、迴歸和降維,都需要對統計理論有深入理解。(延伸閱讀:如何不被AI取代?張忠謀給年輕人的4個建議

廣告

他在微軟的工作是和工程師分工,由他負責篩選重要變數特徵,再由資料工程師接手優化模型。

「如果你能證明經過你改良的結果比較好,工程師會知道你是可以合作的對象,」他解釋,現在頂尖業界講究的是跨領域合作,把工作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資料科學家可以讓工程師更專注於他們擅長的演算法部份,共同產出更好的預測機制。

優勢3:從無到有、拆解出可用數據回答的問題

經濟系訓練的另一個特色,是一步步拆解問題、到可用資料回答的問題界定能力。在知名音樂平台KKbox工作的陳代榕,就是一例,「你要怎麼知道一首歌會不會紅?」台大經濟研究所畢業、在KKbox擔任資深資料分析師的陳代榕,有天遇到老闆出了這道難題。

廣告

「首先要界定問題:怎麼樣才算『紅』?」受過嚴謹的量化方法訓練,讓陳代榕在界定商業問題時也能很快上手。

當時業界對於熱門歌曲的定義僅止於播放次數排行榜,「一首歌從發行到最後慢慢銷聲匿跡,過程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們是不知道的。」於是團隊決定深入了解一首歌從紅到不紅的軌跡。

經過分類,他們意外發現一種黑馬型歌曲:剛出道時沒有引起太多反應,一段時間後突然竄紅。知名創作歌手黃明志有許多歌都是這種類型。陳代榕表示,透過更多的分析,有助於創作者和唱片公司了解歌手的定位,或制定行銷策略。(延伸閱讀:你以為《紙牌屋》是創意?不,它是大數據和資料分析

廣告

5年前從台大經濟所畢業的陳代榕,高中時期就因為愛看棒球,而對資料分析產生興趣,在校期間修的課多半都屬於用數據資料檢驗社會實際問題的「實證經濟領域」,他的碩士論文探討學建構式數學的學生,在國際數學測驗表現是否有變差。

這種強調運用數據和現實問題接軌的訓練,成為他進入商業世界的助力。陳代榕說,現實中商業問題經常是模糊的,但是實證經濟強調用科學方法、問出可實際回答的問題,對他從事分析工作頗有幫助。他舉例,實證經濟學中有不少檢視因果關係的框架,因此像網路業常用來測試受眾反應的A/B Test,對他並不陌生。

職場上,簡報、溝通軟技能不可少

在Uber美國總部工作的彭伊萱,在工作上就經常運用這類方法。唸北一女三類組、8年前從台大經濟系畢業的彭伊萱,目前是Uber的風險策略分析師,她的工作常需要透過如A/B Test的實驗設計,辨認出像是盜帳號等潛在的詐欺行為,再讓工程師寫程式自動偵測。

儘管沒有資工背景,但熱愛學習的彭伊萱透過進修、自學,不斷精進自己的程式能力。

拿到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碩士後,彭伊萱曾在台灣惠普做過2年供應鏈分析師,工作閒暇之餘,參加了台大資工系統訓練班,開始有系統地學寫程式。在主管支持下,她開始用程式寫一些小工具,把所學應用在工作上,打下程式能力的基本功,「剛好我做的不是那種回家就累癱、會讓你不想學習的工作,我自己也有能力學新東西,」她說。

(圖片來源:unsplash)

彭伊萱承襲了愛好學習的家庭傳統。她的父母都是高中畢業,爸爸自學日文在日商工作,媽媽是金融業經理,但是積極參與荒野保護協會,學習認識大自然,兩人都有再進修念大學碩士。

寫程式寫出興趣後,她結合經濟系所學,申請到美國舊金山大學為期1年的資料科學碩士,不僅加強程式能力,更學習到職場溝通、社交和面試等軟技能。

「我們是最熟資料的人,要能簡要講出資料所傳達的重點,」彭伊萱說,不同於工程師只需跟同儕討論,資料科學家在組織裡多半會肩負溝通者的角色,把分析結果、代表的意涵,傳達給不同團隊的人,甚至是外部客戶,因此溝通能力、簡報能力相當重要。

為了加強資料科學所需的溝通表達能力,舊金山大學有不少針對軟技能的訓練。有一門課是讓學生練習各式工作場合的溝通,例如自我介紹、上台簡報、公開演講,課程作業是其中一個學生先去和陌生人聊天,另外兩位同學在旁「旁聽」,後續再給回饋、建議。下學期也有一門面試課程,讓學生練習矽谷流行的「白板面試」,在白板前即席解題、和面試主管應答。(延伸閱讀:虧錢IPO估值還能破200億美元 向Lyft學習5個令人驚豔的報告技巧

由於重視與職場銜接,2018年畢業生有97%的人在3個月內找到工作,任職公司包括Google、臉書和亞馬遜。彭伊萱同屆的2017年畢業生,年薪中位數是11.5萬美元(約355萬台幣)。

台大經濟系開啟課程創新

除了有熱愛學習的畢業生開路,台大也已踏上創新步伐。2017年由經濟系主辦、創立「資料科學與社會研究跨域學程」,要讓學生更貼近時代趨勢,今年即將到微軟工作的廖冠豪是學程第一個畢業生。

該學程依照年級修課順序,分為三層,第一階是包含「資料科學與社會研究導論」的基礎共同課程,第二階則是政治、社工等各社會學門專業課程,第三階跨域專長部份,包含3學分的實作課和「計算機相關課程」,如「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程式設計」等必修6學分課程。

相較於其他系所,經濟系的學生在計算機程式能力的表現優異。在新聞所、經濟系、政治系都有開程式課、台大新聞所副教授謝吉隆觀察,經濟系的統計訓練很扎實,通常程式學得好的學生,也是統計能力相對強的一群人。

不過長期來看,要將寫程式打磨成專業技能,個人興趣是重要因素。謝吉隆表示,曾看過統計和寫程式表現都很好的學生,到業界卻表現不佳,「因為興趣不在那邊。」也有人統計一開始不強,但就是喜歡寫,後來程式能力變得相當強。

為了培養資料科學進入特定產業所需的領域知識,資料科學與社會研究學程也讓學生從實習和打比賽中,培養實戰經驗。今年6月畢業的5個學程學生,這學期都有實習,參與企業包括數據分析公司意藍、大數聚、線上交友平台SweetRing等公司。

學程也要求學生參與資料應用競賽,訓練思考問題和上台簡報的能力。經過2個多月密集準備,5個學生組成的團隊在今年5月獲得內政部資料創新應用競賽第3名。團隊成員大四生袁紘禮說,相對於財務金融、自己對產業內容比較有興趣,因此當初就是以台大經濟為第一志願。

由於強調程式訓練和處理量化資料,台大經濟系近年來跨領域吸納不少學生。台大經濟系教授林明仁表示,這幾年有更多非本科的學生來雙修經濟或念研究所。和5年前相比,去年申請到經濟系雙修的學生當中,來自電機資訊學院比例,從10分之1上升至5分之1,在11個學院中增加最多。(延伸閱讀:不收學費、不看文憑 教育部試辦超佛心程式教育,一學期之後如何了?

林明仁舉例說,去年他指導的一個法律系背景的碩士生,所做碩士論文是用程式大量抓取法官判決,檢視法官心證的偏頗程度。「資料很多,但是要拿什麼,還是需要具備問問題的能力,」他說。

人才發展關鍵:會溝通、獲得主管支持

林明仁指出,資料科學家是一個整合者,除了要有硬功夫,在職場也要能理解各方需求、幫組織指出方向,「可能是資工系或國企系程式寫得好的人,但不會是只懂一件事的人。」

資料科學人才發展關鍵,在於組織領導人是否願意支持、授權。林明仁表示,目前資料科學家都相對年輕,相關人才在既有組織不見得能被賦予決策權,因此無論是把資料當成產品或幫助公司改善銷售,都需要夠高層級的領導人支持。

從小培養或長大自學的程式能力,以及對商業、行為資料的判讀及運用,是經濟系學生在資料科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面對虛實整合的產業趨勢,不同科系如何幫助學生跨域創新、培育新一波產業人才,將是台灣競爭力最關鍵的一堂課。(責任編輯:黃韵庭)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