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間新聞

利率驟降又被嚴管 儲蓄險報酬率走下坡,你的保單還值錢嗎?

十多年來,台灣繳的保費佔GDP比例都是世界第一,內政部長徐國勇夫妻竟有多達40張保單。然而,4月台幣保單宣告利率降破2%,未來保費更貴,7月開始很多商品將停售。儲蓄險風光不再,新戰場在哪?

儲蓄險-理財-保單-保費-報酬率 圖片來源:鄭寧寧繪
    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替金控副總張先生長達15年的兩岸飛人生活,按下暫停鍵。

他回老家的次數多了,更多時間陪爸媽吃飯。除了目送愈顯蹣跚的背影,他赫然發現母親的資金周轉竟然有點卡。

這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央行退休的老母親,資金竟卡卡

央行退休、有不錯的退休俸,張奶奶既不鋪張,也不浪費。張先生仔細詢問,才發現快80歲的母親資金卡卡的原因是「繳保費」。(看更多:後疫情時代,只懂0050太可惜!專家:ETF還可以這樣用

只見張奶奶掏出一張A3白紙,紙上井然有序地畫好格子,記錄各檔理財商品購買與可贖回時間,還有保險受益人的名字。

他注意到有一欄,密密麻麻槓掉一個又一個的名字,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已經離職的理專。「這10多年,這些銀行理專比我還孝順我媽,」他挖苦自己。

初步計算,張奶奶一共買了14張保單,保險金超過千萬,全是6年以後解約才不會虧錢的儲蓄險。

「我現在要做的事,就是怎麼把這些保險解掉,讓我母親在未來10年把這些錢花掉,」他懊惱地說。

張奶奶不是特例,而是台灣理財奇蹟的縮影。

廣告

連續12年,每年台灣繳的保費佔GDP比例都是世界第一。就連決定要出手嚴管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夫婦,自己也有9張儲蓄險保單。閣員中,內政部長徐國勇夫婦擁有40張保單,排名第一。

世界第一是好事嗎?

去年中起,以美國聯準會為首,全球央行開始調降利率,對儲蓄險保戶影響最大的宣告利率也跟著調降。四月,台幣保單宣告利率降破2%,美元破3%。相較2年前,各減少1個百分點。

宣告利率等於是保險公司在政府規定的固定預定利率之外,跟客戶分享保險公司賺錢的成果。保險公司投資能力強、全球股債市賺錢,宣告利率就會高。

4月宣告利率驟降,已經讓儲蓄險吸引力大減。7月起,金管會新規範將上路,要求提高死亡保障的比例,降低可以用在儲蓄投資的比重。另外,保險局正在緊鑼密鼓討論調降預定利率。

廣告

利率調降之後,儲蓄險還具有吸引力嗎?

以目前某張熱銷的六年繳費利變增額壽險試算,美元預定利率2.25%,即便宣告利率維持夢幻的3.25%,40歲保戶第7年解約的內部報酬率,仍只有1.35%,只比目前美元定存利率0.7%,高出不到1個百分點。

儲蓄險晚點領,報酬率才夠

不過,如果保戶願意放10年才解約,則報酬率可以拉高到1.95%。

業界預估,三股力道齊聚,保費將因此貴上兩到三成。「現在只是宣告利率下降,7月1日開始,很多商品是會停售買不到,」富邦人壽副總經理黃國祥指出。

幾乎所有保險公司都強調,過去十年狂掃全台的儲蓄險不會消失。但未來生存金、回饋金何時領、怎麼領,以及在保障上變花樣,都將是儲蓄險的主戰場。

廣告

現在,保險公司的新保單,保戶的選擇更多樣。可以選擇分期領,也可以選擇用回饋金多買保額,當然也可以保留身故後領。(看更多:0利率時代,你還在領死薪水?後疫情世界 投資理財3招抗波動

新光人壽副總經理林漢維指出,新光曾推出讓保戶自由選擇、可以一定年紀後才開始領生存金的儲蓄險,因為累積期比較長,報酬率就會比較高。

多數保險公司今年推出的商品,也新增讓客戶可以選擇,將增額回饋轉成多買些保額,而不是領錢。另外,也強化失能、特別意外加給、重大燒燙傷、食物中毒保障、意外理賠加倍等保障功能,來做保單差異化。

未來,保戶在投保儲蓄險前,必須盤點自己的保單,以免重複購買不需要的保障。

高齡社會更需長照保障

總的來說,「當報酬率不再具吸引力,只有有稅務及遺產規劃需求的人會以保險商品為理財工具,」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認為。

目前,保戶的保險給付依舊得繳所得稅,唯一好處是不用繳健保補充保費;投保人過世後,指定受益人目前有3300萬的免稅額,保險依舊是大戶節稅的重要工具。

廣告

除了節稅,桂先農也提出另一個思路:將邁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其實很需要實物給付型的保險。

如果儲蓄險不再只能給錢,而是能夠承諾醫療、護理、長照、健康管理、老年安養、殯葬等六大類實物給付,更能符合保戶的需要。

只是,保險業目前尚不允許經營衛福部主管的長照服務。

除了調整儲蓄險,國泰、富邦、台灣人壽均將「附保證投資型保單」列為重點。

附保證將成主流,但收益可能不穩

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是這幾年當紅的「類全委」躉繳保單的變型。之前,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費,全權委託給投信操盤,要求投信操盤成果,只要淨值達到一定標準,就要「月撥回」收益給保戶。

廣告

月撥回被包裝為月配息,以滿足台灣投資人落袋為安的喜好。但缺點是,這類代操的單位淨值常常都低於10元,其實是用本金配給自己,最後身故給付保障不確定。(看更多:不保證保本的目標到期債券保單,狂賣600億有理嗎?

目前台灣附保證保單剛起步,保險公司保證身故給付(GMDB),保戶每年繳1.7%的管理費,當中0.5%給保險公司買保證,身故時可以領到固定死亡保險金。主訴求是客戶生前可以領錢,身後可以留一筆遺產給子孫。

附保證保單雖能避免先前身故給付波動的缺點,但月配息的標準比較嚴格。如果操盤不佳,淨值低於8元上下就不會配息,雖說預估報酬率可有3.8%至2%,其實收益不見得穩定。

保險市場的巨變,讓保證收益的產品成為歷史,要提高收益,就得承擔風險,將成鐵律。

當保險真能解決問題,保戶才不會斤斤計較利息的小數點。


保單到底該看預定利率,或是宣告利率?
儲蓄險真正的報酬率要這樣看

儲蓄險泛稱以儲蓄為目的的各種保險商品,包括躉繳的利變年金、分期繳的利變增額壽險等。(看更多:你的儲蓄險保單報酬率縮水了?竟是歐洲新會計制度惹的禍?

影響儲蓄險報酬的有兩種利率,一是預定利率、一是宣告利率。預定利率是政府規定的,保險公司以此來計算保費,投保當年就固定。預定利率高,則保費便宜;利率低,則保費昂貴。

影響保費高低的另一個因素是保額,多數民眾買儲蓄險不是為了保障,而是為了儲蓄理財。金管會要求提高保障比重,所以保費也會提高。

宣告利率則反映保險公司的投資成果,保險公司會用各種名詞回饋給保戶,譬如:增額回饋分享金、生存金等。目前比較普遍的儲蓄險設計是繳費6至12年,期滿一年領回就可以保本(全數保費)加上增額。

儲蓄險真正的報酬率,稱作「內部報酬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理專與業務員都不會告訴客戶。網路上有不少計算內部報酬率的計算機,投資人可以要求理專或業務員提供報酬試算表,輸入繳費年期、年繳保費、第幾年領回與領回金額,即可回推內部報酬率。

(責任編輯:曹凱婷)

【後疫情投資理財全系列】
0利率時代,你還在領死薪水?後疫情世界 投資理財3招抗波動
【嚴選91支抗震基金】4000檔怎麼挑?股票、債券、多重資產全解讀
後疫情時代,只懂0050太可惜!專家:ETF還可以這樣用
利率驟降又被嚴管 儲蓄險報酬率走下坡,你的保單還值錢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697期《後疫情投資理財:瞄準大國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紐約市公共空間長劉雅婷:公共空間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