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週報

德國火車為什麼不再準時

德國火車向來以守時、精準聞名,但現在旅客愈來愈常遇到火車誤點的現象,為什麼?

德國-準時-守時-誤點-火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穿越瑞士阿爾卑斯山、長達57公里的聖哥達基線隧道最近正式開通,搭乘首班列車的德國總理梅克爾留下這樣的評論:「我們德國人還得在這方面多加油一些。」

梅克爾語帶讚許地說,聖哥達穿山隧道計畫不但如期完工、沒有超出預算,還能把定期往返蘇黎世和盧加諾(Lugano)的時間減少1小時。

最近歐洲人常常聽到一個笑話:「如果你想見識德國人的效率,要去瑞士。」德國最近不少知名建築計畫都因為進度延重落後、大幅超出預算成為全國笑柄。1座預定2010年開幕的柏林新機場,距離完工還要好幾年,超出預算數十億美元。漢堡音樂廳「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落後進度7年,超出預算5.5億歐元,斯圖加特地鐵站也差不多,更不用提幾年前崩塌的科隆檔案館。

德國人聞名世界的效率、精確和準時為什麼變了?這星期,1億7463萬這個數字更進一步在傷口上灑鹽。這個數字代表去年德國客運和貨運列車總共誤點了1億7463萬分鐘,且2009年以來火車誤點的情形增加了近1/3。

原因則是整個3.3萬公里的鐵路網廣泛年久失修,維護和現代化都來得很晚,從汰換老化鐵軌和19世紀信號站,到維修衰敗破爛的橋梁和月台都是,有些橋梁月台實在太老舊,已經快垮了。

廣告

現在全德國約有850處施工地點,時常造成交通嚴重壅塞,通勤族苦不堪言。堵車的車龍增加了1/5,很多人放棄搭火車、改開車,有些馬路和橋梁狀況實在太差,通勤族還得繞一大段遠路避開。現在許多鐵路和馬路也因狀況不好而實施速限,進一步增加交通密度。

那些準時抵達的火車,車速通常也比其他歐洲國家慢上許多,部分路線最高時速僅300公里。

咯吱作響的鐵路系統只是德國基礎建設的一部分問題。經濟學家警告,由於多年資金不足陷入糟糕狀態的基礎建設,會嚴重影響德國國內生產毛額。

德國運輸部3月宣布將投資2645億歐元升級火車、高速公路和水路,包括預定耗資550億歐元的鐵路整修計畫。多數款項不會用來蓋新建設,而僅是維護現有建設。

廣告

《衛報》認為,德國對於平衡收支的著迷,加上長期缺乏投資,都是火車狀況不佳的原因。柏林圍牆倒塌後,德國大樣投資東部地區,而萊因河、魯耳區等西部工業心臟地帶,在1970、1980年代以後幾乎沒有適當的公共投資。結果是出現漏水的游泳池、老舊的幼稚園,牆邊常常會插著桿子以防止這些設施進一步衰敗。

低利率和聯邦預算盈餘,意謂著德國原本可以借貸來支付更新設施的成本,但多數選民對於負債避之唯恐不及,他們認為負債有傷道德。所以包括梅克爾,多數政治人物選擇不這麼做。

所以,現在坐在誤點德國火車上的乘客會聽到車掌很詳細解釋誤點原因和其他替代的交通工具,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高速公路,但最好注意路面有沒有坑坑疤疤。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